
七月酷暑炙人心 甘泉佳茗沁心脾——臺灣茶業采訪小記
發布時間:
2010-07-26 00:00
炎熱的夏天,流火的七月,浪漫的茶業之旅,這是一個讓記者難以忘懷的盛夏。2010年7月3日至10日,記者有幸隨湖南省茶業協會會長曹文成率領的湖南茶業代表團一行對臺灣省茶葉產業進行了考察采訪,所見所聞,感觸很深。采訪歸來,甘泉佳茗,余香猶在。
此次湖南茶業代表團由湖南省茶業協會會長曹文成擔任團長,代表團主要成員有:衡陽市南岳區政府、安化縣委、藍山縣政府、桃源縣政府分管茶葉工作的領導和農業局、茶業協會負責人以及湖南南岳云霧茶業公司、湖南環球集團等茶葉企業負責人共21人。
湖南茶業代表團一行在臺灣期間深入產茶區先后參觀考察了南投縣、高雄、臺東、花蓮縣、嘉義市阿里山區的高山茶葉基地和茶葉加工、銷售企業、臺北市的茶葉店和茶界知名人士。在臺北市受到了臺灣區制茶工業同業公會領導的熱情接待,曹文成會長一行與許正清理事長等臺灣茶界人士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并互贈了茶文化書刊和禮品茶。
臺灣茶業概況
據臺灣區制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正清介紹,在兩百多年前,臺灣茶由福建的烏龍茶種引種成功。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的茶界創造了茶藝的概念。臺灣的茶經過了臺灣茶藝文化的提升,以泡一壺好茶為樂的茶藝風盛行,提升了臺茶的總體產品形象。后來臺灣的茶農和茶商們又將茶藝文化中泡好茶、品好茶的理念,運用到茶的推銷中。
臺灣現有茶園1.7萬公頃,分布在臺北、桃園、新竹、苗栗、南投、云林、嘉義、高雄、臺東、花蓮、宜蘭等縣市,年生產茶葉達1.75萬公噸。臺灣茶葉過去以外銷為主,近年來外銷量已逐漸減少,但因經濟繁榮,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飲茶量大增,內銷量也不斷提高,本地茶已不能滿足臺灣需求,現在每年需進口茶葉在2.5萬噸左右。
在茶葉產品方面,臺灣可產綠茶、包種茶、烏龍茶和紅茶等,現在有諸多名茶,如凍頂烏龍、文山包種、鐵觀音、高山茶,以及東方美人等。但近年來流行飲用包種茶與烏龍茶,現在也以包種茶與烏龍茶為主,紅茶和綠茶為輔,臺灣高山茶則更受消費者青睞。高山茶是指海拔一千米以上茶園所產制的輕發酵茶,因為高山氣候冷涼,早晚云霧籠罩,平均日照短,以致茶葉所含苦澀成份降低,對甘味有貢獻之成份含量提高。其所制成之成茶,表現出獨特之高山茶特色,茶湯蜜黃透綠,亮麗、透明富有光澤及耐泡,滋味甘醇,香氣優雅。臺灣高山茶讓人口齒留香,潤喉生津,誠為茶中的上品。
臺灣的茶葉銷售市場
在市場銷售方面,臺灣區制茶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苗栗縣泰彰茶業物產股份公司陳振芳介紹,現在臺灣茶業市場,比較好的茶葉種類,還是在大大小小的茶行銷售。有些茶農家庭自己經營小茶行,一些專門茶商則是提供他們的茶葉在大茶行銷售。記者在臺北市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茶行里主要經營的是臺灣茶,但也有很多福建的鐵觀音、大紅袍、浙江的龍井茶,云南的普洱茶。近年來隨著安化黑茶的興起,個別茶行也有了安化黑茶樣品的陳列和銷售。記者在位于臺北市永康街的“冶堂臺茶空間”里看到,這里有湖南白沙溪茶廠生產的安化千兩茶,百兩茶,安化永泰福茶行的茯磚茶等安化黑茶產品。主人何健先生是一位臺灣資深的歷史茶文化研究者,2001年曾經在臺灣編輯出版了一本由曾至賢先生撰著的中國茶葉專著《方園之緣—深探緊壓茶世界》,對安化黑茶很有研究。他現在擁有兩支1953年生產的安化千兩茶,一支保存完好的作為陳列品存放店堂里,一支在2000年為了編輯《方園之緣--深探緊壓茶世界》一書時已打開作為安化黑茶的歷史文化、茶葉品質研究和拍攝照片,現在主人將它作為茶文化交流品嘗和招待貴賓用茶。
茶業、茶園已成為臺灣旅游觀光景點
據了解,隨著旅游業的興旺,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很多茶園已擴建為茶園旅游觀光景點。在去嘉義市阿里山的沿途景區,一片片綠郁蔥翠的茶園,琳瑯滿目的指引招牌吸引了我們。在海拔1600多米的阿里山上從事臺灣高山茶自產自銷的嘉義市蘭潭獅子會會長江茂成先生說,現在城市里郊游的人和國內外的游客都喜歡到茶農的茶園和茶藝館。他們到茶園可以享受采茶的樂趣,到茶藝館享受品茶之樂。在茶區,周末和節假日都舉辦有茶園的郊游活動,參加者可自行採茶,然后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制茶。城市中愛好茶的人,也可以由這種方式,獲得關于茶的一些業務上的知識。
臺灣農會組織的作用
臺灣農會組織健全,省市縣鄉鎮都建立了農會組織,對推動茶產業發展和市場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除了農會,另外全省的茶公會.協會都有茶農及茶商加入。據臺灣南投縣鹿谷鄉一位熱心的茶農向記者介紹,我們鄉農會的作用很大,農會為茶農提供茶葉技術推廣服務,在銷售上有茶葉產銷班,幫助解決茶農缺技術、缺資金、缺銷售渠道等困難,同時每年新茶上市都要舉辦比賽,評選出特等(冠軍茶)、頭等、二等、三等、優良茶(又稱五朵梅、四朵梅、三朵梅、二朵梅、一朵梅)等品級,比賽得獎的茶加上密封標識才能在市場銷售。這樣對于我們發展茶葉生產,提高茶農茶葉品質意識和市場信譽度、擴大銷售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值得學習和借鑒
考察團成員通過幾天的認真考察和參觀學習,大家一致認為,臺灣省茶葉基地建設規范,基礎建設好,機械化程度高,包裝獨有特色,營銷經驗豐富,茶文化交流活躍,茶葉市場空間大,茶業與旅游結合好,茶行業發揮的作用也比較突出。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很多。
來自衡陽市南岳區政府副區長黃順發通過考察和參觀臺灣走茶業與旅游相結合的路子感觸很深,啟發很大。他認為,湖南南岳山同屬茶葉產地和名勝旅游區,發展南岳茶業旅游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回家后將好好總結,向區委、政府匯報,探索南岳走茶業與旅游相結合的路子。
藍山縣常務副縣長盤德平認為,藍山縣具有獨特的產茶條件,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考察和參觀開闊了視野,明確了思路,更加堅定了信心。他在考察途中就寫了學習心得,并起草了十條發展藍山縣茶產業的措施。
安化縣委常委胡躍龍表示,近年來安化黑茶影響不斷擴大,市場發展很快,同時在臺灣茶葉市場也有了一定影響,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將抓住機遇、加大力度,進行廣泛的合作和交流,進一步開拓臺灣茶葉市場。
湖南茶業代表團團長、省茶業協會會長曹文成認為,此次考察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不僅開闊了視野、增進了兩岸茶人親情,而且更加鼓舞了我們發展湘茶產業的信心和決心。他還表示,今后將進一步開展兩岸茶文化交流,開拓臺灣茶葉市場,促進湘茶產業發展。
兩岸茶人的愿望
臺灣區制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正清向記者表示,臺灣既是產茶區,又是一個消費和貿易市場,每年進口茶葉達2.5萬噸,但過去由于種種原因,大陸茶屬于臺灣禁入的產品。近年來,兩岸關系不斷發展,臺灣茶開始進入大陸市場,在全國各地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隨著6月29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兩岸茶文化交流不斷加深,希望大陸茶能夠盡快進入臺灣茶葉市場,臺灣茶營銷到大陸市場,開發出世界共同市場。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瀏正街48號
郵編:410005
電話:0731-84422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