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p9gb4"><ruby id="p9gb4"><u id="p9gb4"></u></ruby></rp>
      <li id="p9gb4"><acronym id="p9gb4"></acronym></li>
    2. <rp id="p9gb4"><acronym id="p9gb4"><u id="p9gb4"></u></acronym></rp>

      1. 圖片名稱

        瀟湘綠茶


         

        一、產業概況

        “瀟湘”茶品牌注冊商標由湖南省大湘西茶產業發展促進會持有。“瀟湘”茶品牌覆蓋范圍從原有的湘西州、張家界、懷化、邵陽、婁底5市州所轄的42個縣區及武陵山片區的安化、石門、桃源3縣,共45個縣市區;擴展到羅霄山片區的岳陽平江縣,長沙瀏陽市,株洲醴陵市、攸縣、茶陵縣、炎陵縣,郴州安仁縣、桂東縣、汝城縣和宜章縣,4個市10個縣(市區);共55個縣(市區)。會員單位138家,通過“統一產業布局、統一品牌標志、統一準入機制、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市場形象”, 全力打造以“生態、安全、有機、優質”為內涵的“瀟湘”茶公共品牌。2019年,大湘西地區及羅霄山片區實現茶園面積160萬畝,茶葉綜合產值 425億元,帶動230多萬茶農增收致富,茶農年人均收入過萬元。

         

        二、歷史文化
        瀟,指湘江上游最大支流瀟水,瀟水因其水流清綠幽深蘸得名。湘,指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湘江。“瀟湘”一 詞始于漢代?!渡胶=?·中山經》:“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澧沅風,交瀟湘之淵 。” 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瀟湘泛指今湖南省,唐·杜甫《去蜀 》詩:“五載客蜀鄙,一年居梓州;如何關塞阻 ,轉作瀟湘游?”宋·張孝祥《水調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 “歸輔五云丹陛, 回首楚樓千里,遺愛滿瀟湘。明·何景明《雁》詩:“長風度關塞,九月下瀟湘。”命以“瀟湘”之名,意為集湖南茶業優勢資源,打造湖南茶品牌“名片”。

        “瀟湘”茶產于有“優質茶產業帶”之稱的武陵山片區,是中國茶葉的優勢產區,這里有2000多年的產茶歷史,有著優良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人文社會基礎。“瀟湘”大湘西茶產業集群品牌重點推介古丈毛尖、黃金茶、碣灘茶、石門銀峰等綠茶,逐步打造瀟湘花茶、瀟湘紅茶及其他茶類。“瀟湘”茶產品皆采用集天地精華的鮮葉,運用傳統與創新結合的加工工藝制作而成。片片芽葉,承載著山區茶農的智慧,凝聚著淳厚樸素的人文。

         

         

        三、產地環境

        大湘西地區自然景觀薈萃,生態環境優越,有張家界、崀山兩處世界自然遺產,有武陵源,天門山2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15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有“德夯苗寨”“里耶古鎮”、“南方長城”、“花垣茶洞邊城”、“古丈坐龍溪大峽谷”、“猛洞河漂流”、“王村古鎮”等知名景點,尤其是以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為代表的山水自然風光和鳳凰古城為代表的人文景觀更是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當前,大湘西地區正在開發優質茶園,結合自然與人文資源,進一步打造茶旅融合示范項目,構建瀟湘茶精品旅游線路。

        產茶的自然生態環境:

        海拔:武陵山片區地處北緯30°附近,海拔一般在200~1200m,絕大部分茶園海拔在300~800m之間,屬于典型的山區茶園。

        日照:該片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溫暖潮濕,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1240~1670h。

        氣溫:1月平均氣溫4.0~5.3℃,比洞庭湖區高0.2~0.4℃;7月平均氣溫為26.5~28.9℃。

        降雨量:年均降水量1300~1700mm,且每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空氣相對濕度達到80%左右,

        土壤:由砂巖、石灰巖及板巖等風化形成紅黃壤土,土層豐厚呈沙壤土、壤土性質,pH值在4.4~5.3之間。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重云積霧,土層深厚、營養豐富、通透性能良好,良好的生態環境,適于茶樹生長,是茶品優良品質形成的基礎。

         

         

        四、品種資源

         

        五、加工工藝

        瀟湘茶 古丈毛尖 

        適用于以單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二葉初展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加工工藝流程: 攤青—殺青—初揉—炒二青—復揉—炒三青—做條—提毫收鍋

        瀟湘茶 黃金茶

        適用于以單芽、一芽一葉初展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加工工藝流程: 攤青—殺青—清風—揉捻—初烘—攤涼—做形—提毫—足干 5.2.2 適用于以一芽二葉初展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加工工藝流程: 攤青—殺青—清風—初揉—初烘—攤涼—復揉—足干 

        瀟湘茶 碣灘茶 

        適用于以單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二葉初展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加工工藝流程: 攤青—殺青—清風—初揉—初烘—復揉—做形—足干

        瀟湘茶 石門銀峰 

        適用于以單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二葉初展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手工加工工藝流程: 殺青—清風—揉捻—炒坯—緊條—理條—提毫—攤涼—足干 5.4.2 適用于以單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二葉初展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機械結合手工加工工藝流 程: 殺青—揉捻—初烘—復揉—理條—整形提毫—攤涼—足干

        瀟湘綠 

        適用于單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二葉初展等嫩度鮮葉為原料的特種綠茶加工工藝流程: 攤青—殺青—清風—初揉—初烘—復揉—做形—攤涼—足干 5.5.2 適用于以春季一芽二葉、春季一芽二葉同等嫩度的對夾葉、夏秋季一芽二葉、夏秋季一芽二葉 同等嫩度的對夾葉等嫩度鮮葉為原料的普通綠茶加工工藝流程: 攤青—殺青—清風—初揉—解塊—初烘—滾炒—復炒—足干

        瀟湘紅

        以單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一葉及一芽二葉初展為主的鮮葉原料的加工工藝流程: 萎凋—揉捻—解塊—發酵—初烘—攤涼—(做形、提毫)—足干 5.1.2 以一芽二葉及同等嫩度的對夾葉和以一芽三葉及同等嫩度的對夾葉為主的鮮葉原料的加工工藝 流程: 萎凋—揉捻—解塊—發酵—干燥 

         

        六、品質特征

        瀟湘古丈毛尖:具有“緊細圓直、翠綠多毫、嫩香高悅、醇厚回甘”的品質特點,被譽為“綠茶中的珍品”。

        瀟湘黃金茶:茶樹品種優良,發芽早、產量高、適制性強、氨基酸含量達7.6%。加工綠茶具有“香、綠、爽、醇”的特色,其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葉綠素含量高,被譽為“中國最好的綠茶”;加工紅茶既有祁紅的蜜香,又有滇紅的醇厚;加工白茶,色杏黃,嫩香甜,味醇爽;加工黑茶、黃茶、花香茶質量上

        乘。黃金茶被稱為“茶中黃金”,具有“一兩黃金一兩茶,四高四絕甲天下”的美譽。

        瀟湘碣灘茶:外形條索細緊圓曲;色澤綠潤;香氣嫩香持久;湯色綠亮明凈;滋味醇爽回甘;葉底嫩綠明亮。具有“緊細圓曲、色澤綠潤、嫩香持久、醇爽甘津”的品質特點。

        瀟湘石門銀峰:其干茶色澤翠綠純潤,勻凈整齊;外形緊圓挺直、鋒苗細長,銀毫顯露滿披;內質嫩香顯現、柔和、新鮮幽雅并高長持久,具有明顯的高山茶品質特征;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爽醇厚;葉底嫩綠勻整、色澤鮮活明亮。具有“頭泡清香、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尤存”的優異品質。

         

        七、泡飲方式

        瀟湘綠茶:

        蓋碗:

        (1)將隨水泡中的開水注入公道杯中,水溫即將至80℃左右。

        (2)左手揭蓋,右手提公道杯以回旋一圈,然后低位定點注水的方式,從杯沿向蓋碗內注水至八分滿,然后蓋上杯蓋。

        (3)約30s左右,右手壓蓋,留3mm的杯縫,以三龍扶鼎手式提杯,起杯前可略傾杯讓水流出少許,以免開水燙手,然后將茶湯以低斟的方式注入公道杯中,出湯時手法輕柔,控制不要讓杯內茶葉翻動,可確保茶湯更為清澈,出湯后,將杯蓋打開。
        分子運動速度隨溫度升高而加快,泡茶水溫會影響茶葉內含物的溶解度。水溫高,茶汁浸出速度快,水溫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大致說來:茶汁浸出速度,細嫩、松散、切碎的茶,要比粗老、緊實、的茶浸出速度快。水溫的高低,粗老、緊實、整葉的茶可比細嫩、松散、切碎的茶水溫要高。沖泡細嫩綠茶80~85℃的水溫即可,如果水溫過高,容易“泡熟”,湯黃色暗,失去觀賞性,而且破壞維生素C,降低營養;同時茶多酚很快浸出,茶湯產生苦澀味。水溫過低,茶的有效成分一時難易浸出,茶葉淡薄,香氣無法體現。

        單杯沖泡:

        1、器具選用:容積150-200ml的瓷質勝利杯或玻璃杯。

        2、沖泡規范

        (1)用開水將玻璃杯燙洗一遍;

        (2)將3-4克茶葉投入杯中,可趁熱氣嗅聞香氣;

        (3)向杯中注入80℃左右的開水約10ml;

        (4)輕輕搖動杯身15s;

        (5)再次注入的80℃開水至七分滿;

        (6)稍候40s即可欣賞并品飲;

        (7)飲至還剩余1/3杯時續水至七分滿,續水2次即可換茶。

        瀟湘紅茶:

        (1)將隨水泡中的開水注入公道杯中,水溫即將至85℃左右。

        (2)左手揭蓋,右手提公道杯以回旋一圈,然后低位定點注水的方式,從杯沿向蓋碗內注水至八分滿,然后蓋上杯蓋。

        (3)約30s左右,右手壓蓋,留3mm的杯縫,以三龍扶鼎手式提杯,起杯前可略傾杯讓水流出少許,以免開水燙手,然后將茶湯以低斟的方式注入公道杯中,出湯時手法輕柔,控制不要讓杯內茶葉翻動,可確保茶湯更為清澈,出湯后,將杯蓋打開。

        (4)清飲紅茶沖泡時應注意控制水溫,并及時出湯,避免“苦澀”味出現,從而體現紅茶的“甜醇”。

        單杯沖泡:

        1、器具選用:容積150-200ml的瓷質勝利杯或玻璃杯。

        2、沖泡規范

        (1)用開水將玻璃杯燙洗一遍;

        (2)將3-4克茶葉投入杯中,可趁熱氣嗅聞香氣;

        (3)向杯中注入85℃左右的開水約10ml;

        (4)輕輕搖動杯身10s;

        (5)再次注入的85℃開水至七分滿;

        (6)稍候30s即可欣賞并品飲;

        (7)飲至還剩余1/3杯時續水至七分滿,續水2次即可換茶

         

        八、消費者常問問題10-20個

        1.什么是“瀟湘”公共品牌?

        “瀟湘”是大湘西地區和羅霄山片區茶葉統一使用的公共品牌,其定位為地理證明商標和區域公共品牌,以“生態、安全、有機、優質”為內涵。作為大湘西地區和羅霄山片區茶葉公共品牌和一級商標,與區域內地域商標、企業商標共同組成三級“母子”商標體系,區域內原有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著名商標、企業商標仍按原有方式運作使用。當前,在大湘西茶產業發展促進會的推動下,正在通過“統一產業布局、統一品牌標志、統一準入機制、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市場形象”,逐步實現全省茶葉使用“瀟湘”作為統一的公共品牌。

        2.瀟湘 "品牌標識及釋義是什么?

        “瀟湘”標識采用“毛體 ”字,毛澤東是湖湘及湖湘精神的代表,象征瀟湘茶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的品牌精神;紅色是熱血的顏色,代表熱情活力,象征湖湘情懷;標示外形似公章,使標示無形中具有公信力特性和可信賴感;圓形象征著抱團與包容,代表瀟湘茶公共品牌所應具有的平臺屬性。

        3.“瀟湘”品牌的主要產品是什么?

        “瀟湘”大湘西茶產業集群品牌重點推介古丈毛尖、黃金茶、碣灘茶、石門銀峰、瀟湘花茶等,逐步打造瀟湘紅茶及其他茶類。

        4.“瀟湘”品牌內涵是什么?

        生態、安全、有機、優質。

        5.“神韻大湘西,生態瀟湘茶”的含義是什么?

        “神韻大湘西,生態瀟湘茶”:大湘西是神秘的、神奇的、原生態的、具有多種民族風情和獨特神韻的。瀟湘茶是生態的、安全的、有機的、優質的、具有多茶類和顯著品質特征的。

        6.“瀟湘”綠茶有何品質特點?

        “瀟湘”綠茶外形緊直細秀,色澤綠潤,白毫滿披,宛如武陵之秀峰挺籠罩于云霧繚繞之中。“瀟湘”綠茶沖泡后清香(栗香)高長持久,湯色黃綠明亮,茶湯中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協調,微量元素豐富,滋味鮮醇爽口。

        7.如何鑒別“瀟湘 ”花茶好壞 ?

        掂重量:抓起茶葉掂掂重量,優質瀟湘花茶一般較重。

        看外形:優質“瀟湘”花茶外形條索緊細圓直、色澤烏綠均勻,有光亮。

        聞味道:辨別是否有異味,花香是否純正。

        8.如何鑒別春、夏和秋茶?

        我國大部分茶區將當年所產的茶葉分為春茶、夏茶、秋茶三類。從當年春天茶園開采日起到小滿前產的茶葉,為春茶;小滿到立秋產的茶葉為夏茶,從立秋到茶園封園為止產的茶葉為秋茶。由于茶季不同,采制而成的茶葉,其外形和內質有很明顯的差異。對綠茶而言,由于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頭年秋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壯,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幼嫩芽葉毫毛多。特別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綠茶品質最好的時間。

        夏季由于天氣炎熱,茶樹新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及全氨量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不及春茶鮮爽,香氣不如春茶濃烈。相反,由于帶苦澀味的花青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茶芽增加,成茶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
        秋季氣候條件介于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兩季生長、采摘,新梢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張大小不一,葉底泛黃,茶葉滋味、香氣顯得比較平和。

        9.為什么說高山云霧出好茶?

        高海拔地區一般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云霧較多,濕度較大,晝夜溫差較大的特點,茶樹在這些生態條件下有利于含氮化合物和某些芳香物質的合成和積累,蛋白質、氨基酸含量較高,其澀味較重的多酚類含量較低。

        其次,高海拔茶園具有相對低溫、高濕和多云霧的氣候特征,促使茶葉優異品質的形成。相對低溫導致茶葉生長緩慢,有利于含氮化合物,氨基酸和香氣物質的形成,多云霧和高濕度不僅能抑制纖維素的合成,保持芽葉柔嫩,而且使照射茶園的太陽散射光和藍紫光增多,增強了漫射效應,有利于芳香物質的形成,

        較大的晝夜溫差又有利于光合產物的積累,使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的含量增加。

        因此,有高山云霧出好茶的說法。

        10.為什么說武陵山片區是宜茶地區?

        武陵山片區地處北緯30°附近,海拔一般在200~1200m,絕大部分茶園海拔在300~800m之間,屬于典型的山區茶園。該片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溫暖潮濕,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1240~1670h,1月平均氣溫4.0~5.3℃,比洞庭湖區高0.2~0.4℃;7月平均氣溫為26.5~28.9℃,比洞庭湖區低0。3~2.0℃。年均降水量1300~1700mm,且每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空氣相對濕度達到80%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重云積霧,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和優良品質的形成。該片區地表由砂巖、石灰巖及板巖等風化形成紅黃壤土,土層豐厚呈沙壤土、壤土性質,pH值在4.4~5.3之間,土層深厚、營養豐富、保水保肥、通透性能良好,適于茶樹生長。且該片區植被組成復雜,屬于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和針葉混交林區,茶樹生長的天然森林。質地優良、有機質豐富的森林土壤為茶樹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11.按加工工藝將茶葉分為哪六大茶?

        茶葉按加工工藝可分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黃茶、白茶。

        12.綠茶出現紅梗紅葉是什么原因?

        綠茶出現紅梗是因為采摘方法不當或是鮮葉采回后過于頻繁的翻動,使茶葉中的酶與多酚接觸發生氧化變紅;出現紅葉是因為綠茶殺青過程中溫度偏低,沒能及時將茶葉中的多酚酶殺死,發生了氧化反應導致的。

        13.綠茶貯存一段時間后為什么會出現色澤變褐、湯色發黃、滋味變劣等變化?

        主要是茶葉內含成分發生變化的結果。

        首先是色素的變化,葉綠素是一種很不穩定的物質,在光和熱的作用下,易分解,尤其是受到紫外線的照射更是如此。不少研究者都認為,綠茶失綠變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葉綠素在貯藏過程中脫去鎂形成脫鎂葉綠素。一般情況下,這種脫鎂葉綠素的比例達到70%以上時,就會出現顯著的褐變。

        此外,茶葉中還有一類黃色色素,如類胡蘿卜素。這類物質具體成分較復雜,由于都是光合作用中的輔助成分,有一定的吸收光能性質,因此,較易被氧化。氧化后會產生一種類似于胡蘿卜貯藏后產生的那種氣味,使茶湯變劣。

        其二,茶多酚的氧化和聚合。通常認為茶多酚類是與茶葉湯色和滋味關系最密切的成分。茶葉中含量的多寡決定著茶湯的滋味濃度和收斂性、爽度。綠茶以茶多酚的保留量高,同樣在貯藏中易發生氧化,生成醌類,從而使茶湯變褐。并且這種氧化產物還會和氨基酸類進一步反應,使滋味劣變。

        其三,維生素C的減少。維生素C不但是茶葉所含的保健成分之一,且與茶葉品質優劣密切相關,好茶含量很高。維生素C是一種很易被氧化的物質,這也是越高級綠茶愈難以保管的原因之一。維生素C被氧化后可以生成脫氫維生素C,這種形態易與氨基酸反應形成氨基羰基,這既降低了茶葉的營養價值,又使顏色發生了褐變。如果綠茶中維生素C殘留量有80%以上,那么綠茶品質幾乎不會發生什么變化,一旦下降到60%以下,茶葉品質就明顯變質了。

        其四,類脂物質的水解和胡蘿卜素的氧化。脂類置于空氣之中,會與空氣中的氧慢慢起氧化,生成醛類與酮類,從而產生酸敗臭等氣味。茶葉中含有約8%左右的脂肪等類脂物質,在貯藏過程中同樣會被氧化、水解。類脂水解后變成游離脂肪酸,隨著茶葉貯藏過程中游離脂肪酸含量不斷增加,不僅茶葉香味顯陳,湯

        色也會加深,從而導致飲用價值和商品價值降低。

        其五,氨基酸的變化。茶葉在存放期間,氨基酸會與茶多酚類自動氧化的產物結合生成暗色的聚合物,致使茶葉既失去收斂性,也喪失了新茶原有的鮮爽度,變得淡而無回味。紅茶貯存中,氨基酸能與茶黃素、茶紅素作用形成深暗色的高聚物。另外,氨基酸在一定的溫濕條件下還會氧化、降解和轉化,造成貯放時間愈長、氨基酸含量下降愈多的情況。

        14.為什么茶葉經貯放后香氣會產生陳味?

        隨著茶葉存放時間的延長,茶葉香氣日漸低落,陳味顯露,尤其是新茶特有的清香散失?,F代化學分析揭示了這一過程不僅包含著茶葉原有香氣成分的丟失,也有一些陳味成分的產生和增加。如構成綠茶新茶香特征的主要成分正壬醛,順-3-己烯己酸酯、吲哚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明顯減少。與此同時,陳味物質1-戊烯-3-醇、順-2-戊烯醇、2順-4-反-庚二烯醛和丙醛增加。還有些研究者認為,可以利用茶葉香氣成分中是否存在丙醛和1-戊烯-3-醇來鑒別是新茶還是陳茶。除此之外,貯藏過程中β-紫羅酮、5,6-環氧-β-紫羅酮和二氫??麅弱サ群}卜素轉化衍生而成的成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15.綠茶、紅茶的貯藏有哪些基本要求?

        茶葉變質、陳化是茶葉中各種化學成分氧化、降解、轉化的結果,而對它影響最大的環境條件主要是溫度、水分、氧氣、光線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茶葉是疏松多孔物質,極易吸潮、吸附異味,故貯藏茶葉的基本要求是嚴格防止茶葉吸附異味并在干燥、低溫、避光處貯藏。茶葉貯藏的基本要點可以概括為:干燥、低溫、含氧量少、環境無異味、紅綠茶含水量不能超過5%。

        要長期保持茶葉品質,茶葉應儲藏在以下條件中:①茶葉的含水量在5%以下;②溫度控制在0~5℃左右;③空氣濕度不宜超過50%;④避光密閉包裝,最好能抽氣充氮;⑤存放過程中無異味防擠壓。

        16.綠茶中富含茶多酚,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具有哪些功能?

        (1)抗氧化作用:夠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抗衰老;

        (2)對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調節血脂代謝,預防心腦血管疾??;

        (3)防癌抗癌作用;

        (4)抗菌抗病毒及殺菌作用,消炎解毒及抗過敏作用;

        (5)抗輻射作用。

        17.如何鑒別新陳茶?

        所謂新茶,是指當年從茶樹上采摘的鮮葉加工而成的茶葉。

        新茶與陳茶的鑒別主要根據茶品的色、香、味。

        色澤:茶葉在貯存過程中,主要受空氣中氧氣和光的作用,綠茶由新茶的青翠嫩綠逐漸變得枯灰;紅茶由新茶的烏潤變成灰褐。

        滋味:陳茶的滋味淡薄,同時茶葉的鮮爽味減弱而變得“滯鈍”。

        香氣:陳茶由于香氣物質的氧化、縮合和緩慢揮發,使茶葉由清香變得低濁。

        上述區別是對較多的茶葉品種而言的。當保存條件良好,這種差別就會相對縮小。至于有的茶保存后品質并未降低,那就另當別論了。同時,并不是所有的茶葉都是越新鮮越好,普洱茶、黑茶就是越陳越好,而追求新鮮的茶葉則為綠茶,但即使是綠茶也并非需要新鮮到炒現喝。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瀏正街48號
        郵編:410005
        電話:0731-84422939

        圖片名稱

        技術支持:中企動力 長沙 SEO 版權所有:湖南省茶業協會

        性群交换丅xT视频

        1. <rp id="p9gb4"><ruby id="p9gb4"><u id="p9gb4"></u></ruby></rp>
          <li id="p9gb4"><acronym id="p9gb4"></acronym></li>
        2. <rp id="p9gb4"><acronym id="p9gb4"><u id="p9gb4"></u></acronym></rp>